SJT 10466.1-1993 质量体系建立导则(适用于合同环境)
ID: |
DD3B5FF7417A446896191200FCB1549E |
文件大小(MB): |
0.38 |
页数: |
7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7-28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T 10466.1 -93,电子行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标准,1993“2丒17发布1994-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录,SJ/T 10466. 1,SJ/T 10466.2,SJ/T 10466.3,SJ/T 10466. 4,SJ/T 10466.5,SJ/T 10466.6,SJ/T 10466. 7,SJ/T 10466.8,SJ/T 10466. 9,SJ/T 10466.10,SJ/T 10466.11,SJ/T 10466.12,SJ/T 10466.13,质量体系建立导则(适用于合同环境),质量手册编制指南,质量体系审核(内部)指南,质量成本管理指南,营销质量指南,合同评审指南,设计评审指南,采购质量控制指南..,生产(エ艺准备)质量指南,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指南,产品验证控制指南,搬运、贮存、包装交付质量控制指南,售后服务质量指南,*,丒(1),丒(6),(23),(41),(59),(65),(71),(86),(104),(118),(131),(138),(14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质量体系建立导则,(适用于合同环境) SJ/T 10466.1—93,Guide for establishing quality system,(Suitable for contractual situations),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合同环境下电子企业建立文件化的质量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准备按GB/T 19000/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建立适应合,同或法规要求的质量体系的所有电子企业。电子事业单位也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GB/T 6583质量术语,GB/T 19000/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3术语,本标准采用GB/T 6583中的术语,4应用指南,本标准的目的在于使企业建立适应合同或法规要求的质量体系时,能够灵活应用外部质,量保证标准(GB/T 19001.19003/ISO 9001.9003),并对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提出指导性要,求,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能够提供给用户或第三方评定机构的质量体系文件,5基本原则,5.1 概述,5.1.1 外部质量保证要求是合同环境下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的依据和检査标准,由一组相互联,系的质量体系要素所确定,5.1.2 GB/T 10300/ISO 9000给岀了三个不同的质量保证模式,供需双方应根据产品特点,和经济性,选择ー个最适合的质量保证模式,对其中内容予以增删,并确定证实程度.而后,将,其内容写入合同中质量保证协议的条款,5.2 质量体系,ャ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993-12-17批准1994-06-01 实施,1,SJ/T 10466.1—93,5.2.1 企业应根据质量目标、产品、项目及实践经验,针对质量保证要求,建立有自己特点的,质量体系,5.2.2 质量体系所包含的要素数目和实现程度以满足外部质量保证的实际需要为准,5.2.3 要依据合同要求或法规要求,确认编制的体系文件是否需经需方或第三方评定机构同,意,有要求时必须满足,5.2.4 对同一产品或项目类型,不同的用户对同一质量保证模式中的内容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企业应针对不同用户建立不同的质量体系,5.3 质量体系的证实,5.3.1 企业要证实质量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需要时,提供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及质量体系,要素的实施记录作为证据,5.3.2 对同一产品或项目类型,不同的用户对相应质量体系可能有不同的证实范围和证实程,度,企业在证实时应注意这种差异,6实施要求,6.1 质量方针,6.1.1 有关合同产品的质量方针由最高领导者规定,其内容应包括质量目标和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措施和质量义务,6.1. 2质量方针应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来表达,并制定成书面文件,能够覆盖企业在合同期,内的经营活动和质量工作,6.1.3 质量目标应该明确而具体,高于合同水平,既要保证能够实施,又要使企业获得利润,企业最高领导者根据质量目标确定各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6.1.4 要求企业全体人员理解和实施质量方针是最高领导者的责任,6.1.5 质量方针的实施需要定期的跟踪管理,应通过书面程序和记录向用户或第三方评定机,构表明质量方针始终得到贯彻执行,6.2 质量体系的设计,6.2.1 明确与合同类产品有关的部门、人员和质量保证负责人,6.2.2 对所有有关人员进行质量保证要求方面的培训,6.2.3 组织编写体系文件纲要,确定质量手册格式、实施办法、可引用的质量管理文件以及需,要新编制有特定要求的文件,6. 2.4质量手册由编写组或分到各部门编写,有关要素及活动的实施程序由相应执行部门编,6.3 证明(介绍)用质量手册,6.3.1,6.3.2,a.,b.,e.,6. 3.3,应能充分体现合同规定的质量体系要求,对质量体系作出明确、概括的描述,基本内容应包括:,质量方针;,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质量保证、检验、计量机构的描述及其职责;,与质量有关的主要人员(厂级领导、中层领导、产品质量保证负责人)的职责;,与选定的某ー质量保证模式相关的基础文件和程序的陈述或摘要;,质量手册的控制和更改办法,该种质量手册的依据是程序文件,2,SJ/T 10466-1-93,6.3.4为便于内容更改和发放,质量手册应采用活页装订;所有的更改应加识别标记,文本及,发放清单应妥善保存,6.4程序文件,6.4.1,证,6.4.2,a.,所有质量保证要素必须制定成书面程序,这些程……
……